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清源佛教网

搜索
查看: 420|回复: 0

​学处|持斋修道,能致福也——佛弟子如何过冬至

[复制链接]

1847

主题

1914

帖子

6783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783
发表于 2020-12-21 06:20:3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2020年12月21日,农历冬月初七,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也是最早被制定的节气——冬至。“冬至一阳生”,这天过后,日光照射北移,白天愈来愈长,黑夜愈来愈短。正因为冬至这样一个时间节点的特殊意义,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,也形成了一系列围绕冬至的民俗文化,冬至也因此被称为“冬节”、“长至节”、“亚岁”等,或者俗称“小年”。那么,冬至的习俗是如何一步步演变至今的呢?作为佛弟子,又当如何过冬至呢?


早在春秋时代,中国人就用土圭观测太阳,测出了冬至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的一个。

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,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。冬至日便有“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”的盛典,在《周礼》中更是定下了“以冬至日,致天神人鬼”的祭祀仪式。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,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。

汉代以冬至为“冬节”,文学家祭邕说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”《四民月令》云:冬至“进酒肴,及谒贺君师耆老,如正旦。”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,称为“贺冬”,官场也流行互贺的“拜冬”礼俗。据《后汉书》载:“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,不听政,择吉辰而后省事。”这天朝廷要放假休息,军队待命,边塞闭关,商旅停业,亲朋以美食相赠,相互拜访。

魏晋六朝时,冬至称为“亚岁”,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。

唐宋时期,冬至与岁首并重,是祭天祀祖的日子,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,百姓向父母尊长敬拜。据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载:“十一月冬至,京师最重此节,虽至贫者,一年之间积累假借,至此日更易新农、备办饮食,享祀先祖……一如年节。

明清两代,冬至皆袭古俗,有“肥冬瘦年”之说,冬至日祭祠堂之风大盛。皇帝更有祭天大典,谓之“冬至郊天”。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,还要互相投刺祝贺,就像元旦一样。刘侗、于奕正合撰的《帝京景物略》有“百官贺冬毕,吉服三日,具红笺互拜,朱衣交于衢,一如元旦”的记载。

鉴于历史沿革和民众“冬至大如年”的心理,辛亥革命后为顺应民心,也曾一度将冬至日定为“冬节”。人们还将冬至前夜称为“冬至夜”。

随着时代的变革,冬至的传统习俗正在不断变异和淡化。但是,人们至今仍常以这一天的晴雨来预测年内气候,“干净冬至邋遢年”、“晴到冬至落到年”等谚语至今一直流传民间。另外,世代相传的“冬至大如年”观念也还深深地留在比较年长的中国人脑海里。

我们都知道冬至在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,其实这一天在佛教里也非同一般。

《法苑珠林》引《提谓经》说,冬至为八王日之一,是帝释辅臣案行天下,比较善恶,定生注死,增减罪福,乐善者若能避禁持斋,则能致生善处。《三藏法数》中也说,冬至“一阳初生,履长之始,是日持斋修道,即能致福也”。可见冬至之日诵经、持咒、念佛、拜忏、斋供、放生等,可以遣除障碍,积累资粮。

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”是华夏民族承传了数千年的文化习俗。汉传佛教界也承习了冬至祭祖的传统,佛教寺院在冬至这天也多举行祭祖法会。寺院所祭的“祖”并不同于世俗中某一家族的祖先,而是指佛教中的祖师,既包括创开道场的历代住持,也包括传承法脉的历代先师。

冬至当天,寺院的常住僧众们会前往祖堂和塔院,通过礼祖、扫塔等方式祭供历代祖师大德,以缅怀祖师大德弘宗演教、建寺安僧的殊胜功德,学习祖师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的伟大精神,长养和坚固后学的道心。

除此之外,有的寺院还会为方便信众祭祖,特设冬至普利荐亡超度法会,以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四生六道一切有祀无祀孤魂众等,希望他们可以仰仗三宝功德,得以度脱,往生净土或是超升善趣。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