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清源佛教网

搜索
查看: 451|回复: 0

佛教知识| 四依法是佛陀留的一把尺

[复制链接]

1847

主题

1914

帖子

6783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783
发表于 2021-11-10 06:48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 JHS1396591179 于 2021-11-10 06:51 编辑

佛陀灭度后,我们应依何法修学?如何判断老师的观点是否合理?四依法是佛陀留给我们的一把尺。不论我们在世间拜谁为师,都应遵循这四条准则。
依法不依人法指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。我们应该依佛所说的正法行事,而不盲目地依靠某个人。人有生老病死,而真理则永恒不变,历经万劫而常新。如果遇到一位老师,完全以自我为中心,所说的话违背因果等法则,即使他的社会名望很高,也不应盲从他的观点。

依义不依语在日常生活中,语言文字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管道。然而,由于不同的表达方式,甚或断章取义,在日常沟通中可能会产生误解。世间法尚且如此,何况微妙的佛法。微妙的法门和真理,无法单靠文字来传达。因此,

我们学佛应该从义理上去了解佛法,而不应该在语言上计较、执着,否则会变成障碍,离菩提道越来越远。聆听或阅读老师的开示时,我们应该去领会他所传达的义理,避免把精力集中在追究老师谈话的语病、错别字的纠错上。

依智不依识智指无漏的般若智慧,识指有漏的分别意识。分别意识有主观的成分,难免会有错误。我们的六根(眼耳鼻舌身意),对外攀缘六尘(色声香味触法),如此所形成的对世界的认识,是不彻底、不完全的。般若智慧是大圆镜智,就像是一面镜子。任何事物摆在镜子前,镜子不会去分别好坏、美丑,而是如实照见世间万象。所以,

当遇到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对他人评头论足,甚至以指责他人为乐的老师,需谨慎看待他的观点。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陀对根器不同的众生,观机设教,演说三藏十二部。佛法有世俗谛与第一义谛之分。世俗谛是不究竟的方便法,第一义谛是究竟绝对的真理。方便法门是佛陀为适应众生的根机而设立,我们不能把方便法当成究竟法。

最究竟的法与佛心相应,所以学佛应该依了义的佛心,而不依不了义的方便。如果遇到某些“大师”,号称他就是真理,并规定他的学生不可以去听信其他人。这样的说法绝非了义法,不足为信。


在修学的路上,不论拜谁为师,根据四依法,我们可以知道哪些教导该听,对于哪些观点应持保留意见。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