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清源佛教网

搜索
查看: 795|回复: 0

愚人节不愚人,学习佛教四种“口善业”

[复制链接]

1847

主题

1914

帖子

6783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783
发表于 2023-4-1 07:55:2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是佛为海龙王说一切法靡不由心,应修十善,遂广明十善功德,及摄一切佛法。
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中,指出有一方法,能断除一切痛苦,获取极大利益,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,十善也是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。经中提到的十善业,即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行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、不贪欲、不瞋恚、不邪见。其中,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这四种为“口善业”。

佛让弟子们随时守护自己的口业,不说恶语,只说善语。常言道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”、“佛家戒妄言恶语,故鲜少利嘴争辩”。佛经中提到,口所说之业,即是语业,有善亦有恶。若妄言、绮语、恶口、两舌,即“口恶业”也;若不妄言、不绮语、不恶口、不两舌,即“口善业”也

不妄语能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待

在佛教中,妄语就是撒谎、欺骗,说不真实的话语,以此达到某些目的和用心。妄语不仅伤害到彼此之间的感情,还会种下隐患的种子,随时带来灾祸。



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佛说妄语有十罪。何等为十:一、口气臭;二、善神远之,非人得便;三、虽有实语,人不信受;四、智人谋议,常不参报;五、常被诽谤,丑恶之声周闻天下;六、人所不敬,虽有教敕,人不承用;七、常多忧愁;八、种诽谤业因缘;九、身坏命终当堕地狱;十、若出为人,常被诽谤。”从中可以看出,造妄语的口业,会让身边的朋友远离自己,不被信任,还会被别人看轻或诽谤。妄语有很多危害,所以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说如实的语言。如实语,即实话实说。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,一定要对人真诚、坦诚待人,与人说话要做到实事求是,不说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话,不说假话、大话、空话、套话。

同时,要将内心真实的想法如实地告诉别人,才能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待和全力协助。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中提到远离妄语的八种好处,即:口常清净,优钵华香;为诸世间之所信伏;发言成证,人天敬爱;常以爱语,安慰众生;得胜意乐,三业清净;言无误失,心常欢喜;发言尊重,人天奉行;智慧殊胜,无能制伏。即是说,如果能够远离妄语,说如实语,就能达到三业清净,既能得到别人的敬爱,也能让自己时常处于欢喜的境地。

当然,佛经中还谈到,如果是因为解救众生的苦难、不说妄语不足以救拔众生出离苦海,是可以说“方便妄语”的,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善意的谎言”,比如对待一些身患绝症的患者,就不能将实情和盘托出,那样会给他们带去痛苦与不安。

不两舌能获得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尊重

“两舌”就是在人与人之间搬弄是非、挑拨离间,在这个人面前说那个人的坏话,在那个人面前说这个人的不是。



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十七载曰:“两舌乖离,传此向彼,传彼向此,递相破坏,令和合者离,离者欢喜,是名两舌。”《大乘义章》卷七载曰:“言乖彼此,谓之为两。两朋之言依于舌,故曰两舌。”

从这些经典中不难看出,喜好两舌之人,往往是隔岸观火、看人笑话之徒,巴不得别人之间闹矛盾、搞别扭。俗话说“嘴巴两片皮,说好说坏都是你”,喜好两舌、搬弄是非的人,总觉得自己的一张嘴与众不同,殊不知,两舌会带来苦报。

《华严经》中提到,两舌会遭受两种苦报,经云:“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。若生人中,得二种果报,一者得弊病眷属,二者得不和眷属。”即是说,喜欢两舌的人,他遇到的亲属朋友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人,他与自己的六亲眷属也不和睦。

当我们远离两舌,不说引起是非、争斗、离间的话语时,就能获得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尊重,别人愿意和你交往,愿意和你交心。

宋代慈受禅师在《训行童颂》中说:“莫说他人短与长,说来说去自遭殃。若能闭口深藏舌,便是安身第一方。”这即是说,在为人处世时,不能谈论别人的是非,如果说别人的是非,最后遭殃的还会是自己。所以,要少言多听,不能去干搬弄是非、挑拨离间的两舌之事,以免给自己带来灾祸。
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中提到,如果能够远离两舌,就能得到五种不可坏法;得不坏身,无能害故;得不坏眷属,无能破故;得不坏信,顺本业故;得不坏法行,所修坚固故;得不坏善知识,不诳惑故。这是说,不两舌的人,既能得到身心上的安住和自在,还能得到善知识的帮助,在遇到困难时也会化解开的。

不恶口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

“恶口”就是骂人、说脏话,说难听的、伤害他人感情的话,是一种粗俗、无礼和无知的劣行。


三皈五戒是佛弟子入门初步基础。三皈指的是皈依佛法僧,五戒则是杀戒、盗戒、淫戒、妄戒、酒戒。由此可见,身为佛子,妄语戒是基础戒律之一。图为遂宁广德寺三皈五戒现场

在工作与生活中,经常会碰到恶口之人。恶口的行为,往往让人丧失理智,泯灭良知,也为自己造下恶果。《华严经》中提到,恶口的人会遭受两种果报,经云:“谓恶口之罪。亦令众生堕三恶道。若生人中。得二种果报。一者常闻恶声。二者言多诤讼。是名恶口果报。”即是说,恶口的人会经常听到不清净的声音,而且很容易同别人发生争执。

恶口对别人的伤害,往往会持续很久,很多人会因为别人的恶口而痛苦不堪,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。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中提到,若能远离恶口,就能得到八种净业:言不乖度、言皆利益、言必契理、言词美妙、言可承领、言则信用、言无可讥、言尽爱乐。

这是说,如果能够远离恶口,不仅能口出和合之音,让别人愿意接受自己的言论,还能获得良好的信誉,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。防止恶口的方法,就是要经常说好听的话,真诚称赞别人的长处,这样一定能让人际关系和谐融洽。恶口会给别人的内心造成创伤,要经常反省和检讨自己有没有恶口的过失,如果有的话,就要诚心地忏悔和改过。即便是没有,也要谨言慎行,以免招致口业之祸。


不绮语能获得良好的口碑

“绮语”就是指言不及义的轻浮言语,“巧言令色”的漂亮话以及华丽美妙的谄媚之语。绮语的目的性很强,往往能让人改变内心的想法,产生别的邪念和歪念。

“恶口”就是骂人、说脏话,说难听的、伤害他人感情的话,是一种粗俗、无礼和无知的劣行。

在日常生活中,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,就会向别人说一些花里胡哨的话,看似冠冕堂皇,实则别有用心。还有些人,因为嫉妒他人所取得的成绩或拥有的财富,极尽谄媚之话,怂恿别人干一些有违道德信义之事。这些都是绮语的行为,它往往能令人麻痹大意,干出荒唐之事。

孔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”即是说,对人花言巧语,一副恭维逢迎面孔的人,很少有心怀仁慈的。诚然如此,很多立场不坚定的人,在绮语面前缴械投降,自食苦果。

善于绮语的人,总会有被揭穿的那一天,最终只会将自己孤立起来,无人问津。不绮语,能让自尊和人格得到保证,也能获得良好的口碑,更容易被朋友们尊重和认可。

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中提到,如果能远离绮语,就能成就三种决定:定为智人所爱;定能以智,如实答问;定于人天,威德最胜,无有虚妄。这即是说,只要远离绮语,就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敬重,遇到的人与事,也都是实实在在,没有任何虚妄的成分。

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,这是佛教中的四种“口善业”,也是为人处世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。如果能时刻反省自己,始终按照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这四个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言行,就一定能从中获益,成就庄严圆满的人生。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