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清源佛教网

搜索
查看: 440|回复: 0

学佛不要有这种“小聪明”!

[复制链接]

1847

主题

1914

帖子

6783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783
发表于 2021-6-21 06:26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在文殊菩萨的造像前
常见善信祈愿菩萨加持
令自己聪明智慧
然而在佛教中
“聪明”与“智慧”并不等同
佛陀也常教诫弟子们
学佛不要去追求“小聪明”
本期讲堂便为大家分享
该追求怎样的“智慧”


“聪明”vs“智慧”

““””

在正式区分之前,我们先来看一则典故:

在日本僧人中,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“一休禅师”,他自幼聪慧,曾任象外鉴公禅师的侍者。

一次,他见一位小师弟因不慎打碎师父心爱的茶壶而大哭不止,便上前安慰:“没关系,等师父回来,我跟他解释,包你不会受罚。”

随后,一休用布包好碎片,在蒲团上静坐,显出沉思的模样。不久当象外鉴公禅师回来后,看见一休的样子,便询问他遇到了什么难题。

一休问“世间有什么东西是永久不坏的呢?”

师父笑道:“佛说无常,没有一件东西是永久不坏的。”

话音刚落,一休便把碎片拿出来,嘻笑道:“说得太对了,您的茶壶归天了。”

象外鉴公禅师看后,认真地说:“一把茶壶能不碎吗?”

两人的话,便显示出一休的“聪明”与禅师的“智慧”。因为一休并非真的体认“无常”,而仅是利用“无常”作为茶壶损坏的借口;而象外鉴公禅师面对碎片,仍能不起贪执、不生嗔恚,这才是智慧。



学佛不要有

这种“小聪明”

““””

我们常说的“聪明”,也即耳聪目明,以能言善辩、随机应变、考分卓越等形式呈现。

其中有些“聪明”是值得认同的,如运用医学与科学知识去生产疫苗等,但也有部分“聪明”是应当警惕的。

第一种是以“聪明”为傲,从而生起慢心、对立人我。

如在修行中,自认为有修行、懂得多,便看不起部分法师及同修;或是看不起部分修行方法,如认为念佛法门简易,不屑修行,而将目光放在高难的禅修上;

第二种是“投机取巧”,将聪明用错了地方,“聪明反被聪明误”。

如放生,自认为放生“鱼子、矿泉水”以数量论功德,觉得自己赚大了,实则扭曲了“放生”是为“护生、滋养慈悲心”的本意;

又如临济义玄禅师的弟子们模仿他用喝,却不得其意。

虽然临济义玄禅师常用“喝”来提点弟子,但这一喝只是方便手段,并无深意,旨在喝破弟子们对某一概念的执著,重新将心念回到当下。

如是种种,不一而足,但这些“聪明”都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围绕“我”而展开,或是为了彰显“我”的与众不同,或是为了最大化“我”的利益等等。

如是一但执着我相,便容易为贪嗔痴所染着,也就成了佛陀一直警醒弟子们要避免的修行八种磨难之一的“世智辩聪”。


追求怎样的“智慧”

““””

《譬喻经》中有一则“盲人摸象”的典故,说的是每个盲者根据他所触碰的部位形容大象的样子,他们摸到了象牙、鼻子、尾巴等。

对于完整的大象,没有一个盲者的形容是正确的,但如果对于大象的某个部分而言,他们又没有全错。

一个人的认知常有局限,如果固守己见,而不加以交流、思考、验证,那么在这些盲者的认知中,大象永远是他们触碰时所摸到的局部概念。

因此,佛菩萨常劝勉我们要“放下我执”,去交流、去思考、去用行动验证,也就是我们应追求的三种“智慧”。

听闻所得的智慧(闻),思维所得的智慧(思),修行所得的智慧(修)。

首先是通过听法,聆听教理、扩充自己的知识。

但光听是不够的,因为佛菩萨当初都是应机说法,如对执“有”的人说“空”,对执“空”的人说“有”,虽然所说内容各异,但最终导向都是“中道”。

此时若不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所闻的内容加以思考,而仅仅把他人的思想囫囵吞枣地复制黏贴,便可能会走向歧路

关于“思慧”最好的例子便是法常禅师。法常禅师曾参拜马祖道一禅师“如何是佛?”得一句“即心是佛”后大悟。

不久后马祖为了勘验法常禅师是否真的开悟,便派人对法常说:“禅师最近不说即心是佛,而说非心非佛。”

而法常大师一句“任他非心非佛,我这里依然还是即心是佛。”得到了马祖道一禅师的肯定。

知易行难,正如鸟窠禅师说佛法大义无非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这个道理三岁小孩都懂,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?

因此在闻、思后,便是通过生活中的种种境界来落实,在落实中观察自身、反复锤炼、去芜存菁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